上星期又到湖口老街逛逛,男友在一位阿婆的菜攤前停下腳步,他問阿婆"那是鴨蛋嗎??",我只看到阿婆的菜攤裡有擺放幾籃雞蛋,我以為是土雞蛋,阿婆說~"對啊! 這是我自己養的放山鴨蛋, 一籃 100 元"。生鴨蛋~~~我壓根都沒想過有生鴨蛋這個東西,"鴨蛋"在我腦海裡會浮現的是"鹹蛋"和"皮蛋",原來市面上是買得到生鴨蛋呢! 我們當然買了,一籃裡有 10 顆,等於一個生鴨蛋 10 元,其實跟所謂的有機雞蛋價格差不多, 並沒有特別貴。
回家後我上網查"生鴨蛋料理",大部分都是做鹹蛋,要不然就是做滷蛋,還有很多文章都說鴨蛋比較腥,其中我看到一個賣生鴨蛋的網路市集,內容說放山鴨的生鴨蛋,就不會有腥味,煎荷包蛋就很好吃。心想~既然阿婆的是她自己養的放山鴨蛋,應該不會有腥味,我就試著煎荷包蛋囉!
上圖中,咖啡色蛋殼的是我在全聯買的紅仁雞蛋,白色的就是鴨蛋囉! 除了顏色不同,外觀看起來並沒有太大不同,真佩服男友竟然可以一眼就辨識出是鴨蛋。
我在放好油的平底鍋內打入一顆雞蛋和一顆鴨蛋 (左邊的是鴨蛋,右邊的是雞蛋),結果發現~鴨蛋和雞蛋真的不一樣喔! 鴨蛋黃明顯比雞蛋黃大很多,而且很 Q 彈,相較於鴨蛋黃的整顆完整,雞蛋黃馬上就有點散開囉!
看側面更可看出不同,鴨蛋黃的厚度明顯高許多呢!!
煎了 1 分鐘後,鴨蛋黃還是完好如初,一樣渾圓的立在鍋內
這一次我煎了荷包蛋,並淋上醬油
煎同樣的時間,雞蛋黃已經全熟,但~鴨蛋黃還有點黏稠狀,證明鴨蛋黃的體積真的比雞蛋黃大多了。鴨蛋黃吃起來口感比較 Q彈~扎實,但並沒有所謂的腥味,我在想,會不會是因為淋了醬油食用,所以蓋掉了腥味?? 所以隔天我再實驗一次
這次的雞蛋黃雖然沒有破掉,但一樣明顯比鴨蛋黃小 (左邊是雞蛋,右邊是鴨蛋)
這次我改做太陽蛋~
同樣的烹煮時間, 2 個蛋黃雖然都沒熟,但我用筷子將蛋黃搓洞, 左邊的雞蛋黃馬上全部散開來,但~鴨蛋黃就沒有喔! 真的比較黏稠,比較 Q 彈,口感真的跟雞蛋不太一樣。 這次我只灑胡椒鹽食用,而且蛋黃是沒熟的,一樣沒有腥味呢! 證明~土鴨蛋真的不會有腥味喔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原來~鴨蛋黃比較 Q 彈也比較大顆,難怪鹹蛋和皮蛋都是用鴨蛋來製作呢! 上次我在八里買了"鹹雞蛋", 鹹雞蛋的蛋黃吃起來就像茶葉蛋的感覺,完全沒有鹹鴨蛋的香味呢!
對了!還有一個不同,鴨蛋殼的硬度比雞蛋殼硬很多哦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20/06/19 補述:
上個星期,又到湖口老街跟那位阿嬤買了 10 個生鴨蛋,這次我改做美式炒蛋~
鴨蛋的體積也明顯比雞蛋大喔!
因為要先打蛋花,我將兩種蛋都打到碗裡,鴨蛋黃真的是比較大呢!
在打蛋花的過程我發現,鴨蛋黃真的很黏稠,不容易打散
鴨蛋黃無法和蛋白完全混在一起呢!
看起來外觀並沒有太大差異,但鴨蛋吃起來的口感比較硬,不像雞蛋那麼柔嫩滑順,我還有拿鴨蛋來做番茄炒蛋和菜脯蛋,口感都沒雞蛋好,再加上鴨蛋真的比雞蛋容易有腥味,我想~這應該就是大家都用雞蛋來做料理的原因吧!